肺部GPS「黑科技」,英美达胸部CT影像处理软件新品发布!

时间:2024年06月11日     作者:英美达    浏览:315

图片

肺部“GPS”定位

拨云见雾,病灶无处遁形


通过导入肺部CT数据,建立虚拟支气管路径,协助评估病灶位置、空间及毗邻支气管和血管的关系,快速重建肺结节、肺叶、肺段、肺血管、气道三维模型图像,更准确还原CT效果,帮助医生以三维视角立体观察肺结节与肺组织、血管和支气管的空间关系,弥补了现有支气管镜技术受限于病变是否有可通向而无法准确定位造成的较低诊断率,可有效提高肺部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阳性率。  

图片  

气管路径导航动态演示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于我国所有癌症首位。其中肺结节活检手术是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早期肺结节通常位于肺深部且直径较小,其漏诊率以及术后的风险性较大。


据研究分析,传统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外周小于2cm肺结节的诊断率约为14%左右,运用肺部虚拟导航技术(VBN)对于外周<2CM肺结节的诊断率可达77%左右。虚拟支气管镜导航系统技术突破了普通支气管镜仅能进入段支气管的尴尬局面,极大提高了检查准确性,尤其是外周肺部小结节的早期诊断率。


气管树及病灶三维重建图像

支气管构造错综复杂,肺部虚拟导航系统可联合英美达EBUS-GS技术,最远可探及达8~10级支气管甚至更深层,实现末端支气管、肺周围型病变精确定位,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在外周肺疾病诊断领域上,英美达已全面布局呼吸小探头超声系统、肺部活检套装、导航系统以及支气管镜系列等产品,致力打造肿瘤、肺结节早诊早治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


未来,英美达将持续深耕医疗技术,以科技的力量守护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