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病例分享 | 小探头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作者:英美达    浏览:3275

通常而言,食管以及胃肠道的腔内病变、早期胃肠道肿瘤T分期以及胆胰管腔内病变尤其适用于超声小探头,英美达超声小探头的检查频率在12MHz-20MHz,频率越高、图像越细腻。


通过小探头对病灶进行扫查,可见清晰判断病变的起源、回声性质、生长方式、大小等,可以对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从而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ESD/EMR/ERCP等手术)。


在操作前除了了解患者的病史,也可通过合适频率的探头扫查病灶大小、部位以及浸润深度。


以下分享五例小探头超声经典病例:


病例一:直肠肿物

▶ 患者男性,61岁,肛门瘙痒疼痛伴大便带血3年,发现直肠肿物3天;


▶ 距肛门约5-7cm左侧壁见一约1.5*2.0cm亚蒂肿物,表面呈分叶状,紧实感,NBI染色呈JNET2B,甲紫染色见pp分型呈Vi,呈高度不规则。


▶ 诊断:直肠肿物



病例二:Brunner腺瘤可能

▶ 患者男性, 59岁;


▶ 镜下所见:十二指肠球腔可见一大小约1.0cm粘膜下隆起,表面光滑;


▶ 超声所见∶ 病灶起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呈偏强回声,中 央见部分低回声区域,粘膜下结构清晰,结构清晰。


▶ 诊断:Brunner腺瘤可能



病例三:乙状结肠血管瘤?

▶ 患者男性,30岁;


▶ 镜下所见:结肠镜∶进镜至乙状结肠,距肛门口约23cm处可见一约1.0cm隆起,其上有一大小约0.8cm颜色发紫隆起,活检钳触之较软。


▶ 超声所见∶隆起起源于粘膜下层,呈中低回声混杂,内有管状无回声结构,局部截面大小约8*7mm。


▶ 诊断:乙状结肠隆起:考虑来源于黏膜下层的血管瘤



病例四:十二指肠降部囊肿

患者女性,38岁;


▶ 内镜下所见∶十二指肠球腔无变形、充血、水肿及溃疡等,降段乳头对侧见一约0.7cm降起,表面粘膜光滑;


▶ 超声内镜下所见∶病灶位于粘膜下层,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切面大小约3.28X3.76余层未见异常。


▶ 镜下诊断∶十二指肠降部囊肿、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病例五:胃角早癌


▶ 患者男性,45岁;


▶ 内镜下所见∶胃窦部黏膜呈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细面平坦,可透见黏膜下血管网。胃角可见局部黏膜结节状隆起改变,表面浅表溃疡,NBI-ME可见病变部位,腺管结构欠规整。


▶ 超声内镜下见∶胃角对应部位探及粘膜浅层及黏膜肌层增厚,呈低回声,边界不清,黏膜下层大部分完整,局部呈锯齿状,固有肌层及浆膜层完整。


▶ 诊断∶胃角早Ca